凌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宋洋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荣幸在此向大家介绍凌源市在“实干笃行勇担当,决战之年夺全胜”进程中的战略谋划与发展路径。
一、聚力攻坚定方向,全局谋划启新篇
凌源市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朝阳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中统筹推进,深刻领会决胜之年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围绕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我们对照上级决策部署,细化完善了“13631”工作思路。“13631”工作思路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跟上级部署要求、实现三年行动决战决胜的任务书和作战图,这一思路充分明确了加快振兴突破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推动我市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也为更好地融入朝阳发展大局、服务国省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凌源全体干部群众在朝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拼的姿态攻坚克难,争先进位,顺利完成了“双过半”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5.5亿元,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88亿元,增长3.1%;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5.14亿元,增长18.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亿元,增长7%。
项目建设质效双提: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7个,总投资达214.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209)的56%。总投资1.64亿元的富源矿业活性氧化钙低碳制备与装备研发等24个项目实现投产;总投资6.5亿元的氢能综合利用产业园基础设施等20个项目即将竣工;总投资30.2亿元的焦炉装备升级绿色发展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建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走出去89次,请进来152次,新签约项目101个,新开工项目46个,引进域外资金54.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19%、31.42%、44.84%。投资5.5亿元的玄武岩深加工产业园区、投资4亿元的钢铁固态废物综合再利用、投资1.2亿元的北斗高精准燃气泄漏检查装备生产制造等项目签约落地。投资1.2亿元的年产10000吨超细纤维深加工项目、投资1.05亿元的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实现开工。
二、聚焦重点破难题,精准发力促发展
回望首战之年、攻坚之年,我们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聚焦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拼经济、兴产业、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顺利实现首战之年、攻坚之年胜利告捷。面对决胜之年,我们深知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凝聚共识、聚焦重点,采取有力举措,坚决确保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一)聚力塑造产业体系新优势。我们深知只有构建起具有凌源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路上行稳致远。一是稳住一产。充分发挥设施农业优势,持续壮大花卉、蔬菜种植面积,全面叫响区域品牌。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玉米单产提升、制种大县建设,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斤以上。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大市场、种子智能化工厂、花卉供应链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拉长加粗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二是做强二产。在提升传统、培育新兴、布局未来上全面发力,全力保障投资9.9亿元的焦炉煤气制LNG、投资6亿元的年产1000万支超级电容器等8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支持日兴矿业智慧矿山等9个项目技改升级,提升产能。加快推进投资5.5亿元的鞍峡光伏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开工,使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振兴发展新的增长极。三是激活三产。紧紧围绕域内资源优势,依托红山文化、热水汤温泉、万源滑雪小镇、青龙河风景观光带等优势资源,坚持用文化为产业赋能,加快打造红山文化研学游、热水汤温泉康养游、青龙河生态游、凌钢工业游等特色线路,擦亮凌源文旅品牌。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大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释放消费活力、繁荣消费市场,进一步彰显凌源振兴发展的活力。
(二)聚力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来辽考察再次强调,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为此,我们将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以改革开放新成效引领全面振兴新突破。一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抢抓国省政策机遇,聚焦现代冶金、新能源汽车、非金属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贡献份额大的新质生产力项目,重点推进投资5.56亿元的炜盛年产20万吨薄壁轻型玻璃包装瓶生产线、投资7亿元的中玻浮法玻璃数字化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开工。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年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9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9.68亿元。推动“双凌共建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全力保障投资23.4亿元的凌钢1#-4#高炉装备升级建设项目、投资1.96亿元的凌钢氧气站综合建设配套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对标国省支持县域发展资金政策导向,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项目获得国省支持。强化土地、电力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取得实效。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强化“书记市长直通车”“亲清政企会客厅”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三)聚力迈出城乡融合新步伐。城区方面,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城市交通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积极争取法开署、新开行贷款资金支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群众素质。农村方面,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实施一批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加强乡村文明培育,促进乡村和谐,引领文明新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管好用活扶贫项目资产,强化“23551”防返贫监测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四)聚力彰显民生福祉新作为。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全面做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项民生工作,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特别是全力实施好“民生十件实事”以及其他重点民生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坚决打击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悉心呵护绿水青山。
(五)聚力夯实安全稳定新根基。锚定全省“四个确保不发生”要求和朝阳市安全生产“双下降”、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硬任务,紧盯工矿商贸、城镇燃气、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提升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同时全面做好信访稳定、社会治安、舆情管控等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总之,凌源市将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乘势而进、开拓创新,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各项任务落实,为朝阳市打赢打胜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凌源力量。
新闻发布会问答
朝阳日报记者:都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我们关注到,凌源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凌源市对营商环境服务振兴发展都有哪些举措和计划呢?
凌源市数据局局长王振生:一直以来,凌源市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为主线,以提升经营主体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目标,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从深化改革入手,全面提升服务精准度和覆盖面,努力用最优营商环境服务振兴突破决战决胜。
一是聚焦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市场准入和退出便利化水平,企业开办、信息变更和注销登记集成办系统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一次申请、一次提交即可完成业务办理,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年初至今,我市新增市场主体7000余户,总量达6.2万户,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二是聚焦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综窗受理新模式,打造“1441”综窗新布局(1个综合受理区、4个功能专区、4个分领域专区、1个审批服务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入驻部门32个,设置无差别综窗8个(压缩率70%)、分领域综窗44个(压缩率56%),可办事项826项,办件效率提升1.5倍,得到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开设涉企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人才引进、法律援助、金融扶持等增值服务。同时,认真落实国省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任务,38个“一件事”上线运行,平均减少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3次以上,年初以来,“一件事”平台高质量办结56件,切实实现了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的转变。
三是聚焦构建规范透明的法治环境。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评估涉企案件2173件,评估后选择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小的执行措施63件,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全市法院共审结涉案2162件,执结涉企案件598件,执行到位金额6195.51万元,涉企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100%。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地的“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对标先进,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全力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朝阳日报记者:凌源花卉素有“南有云南,北有凌源”的美誉,花卉作为凌源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势必会在凌源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中作出突出贡献,请问在决胜之年上半年,凌源花卉对凌源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以及全年凌源市在花卉产业服务振兴突破方面有什么具体发展规划呢?
凌源市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司海静:花卉一直是凌源对外开放的独特名片,更是一产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上半年,凌源花卉产业亮点纷呈。种业端“破瓶颈”,百合脱毒种球国产化繁育实现关键性突破,建立了一整套脱毒百合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繁育三级技术体系,打破了对外依赖的局面;流通端“加速度”,域内多家电商单日订单量稳定在2000单以上,日均销售额超6万元,线上渠道活力持续释放;融合端“创价值”,百合博览园以花为媒激活休闲观光经济,单日游客量突破1.1万人次,创下新高。
在决胜之年,我们聚焦花卉产业服务振兴突破,对花卉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和重点谋划,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
一是稳步扩大产业规模。锚定花卉产量稳步增长目标,盯住花卉重点龙头企业,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加快百合种球国产化繁育进程和新品种研发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力争鲜切花产量达3.1亿枝,切花种球繁育量达0.26亿粒。同时,通过培育“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生产大格局,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花卉规模化经营水平。
二是提高花卉生产销售标准化水平。在生产环节,继续推动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新增花卉种植面积1000亩。在销售环节,将凌源百合按常见品种分别制定标准,指导消费者购买和生产者分等定级,加快建立起符合凌源百合生产实践及产品形状的商品化标准。
三是强化产业链整合提升。加大对花卉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力度,加快推进花卉供应链中心建设,并以之为依托搭建电商平台、建设花街等,连接花卉各环节枢纽。此外,依托“凌源百合”这一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加强品牌宣推力度、延伸花卉品牌元素设计,丰富花卉品牌文化,提升凌源花卉辨识度,全方位提升品牌影响力,最大限度实现凌源花卉产品的高效流通和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