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朝阳市社会消费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25-09-30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决策部署,激发市场活力,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相对稳定。

一、基本情况

1-8月,朝阳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4.6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见下图)增速列全省第3位,增速高于全省(6.3%2.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6%)4.4个百分点。

 图片000.png

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情况

从经营所在地看城镇实现零售额93.1亿元,同比增长9.4%;乡村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24.5%。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3.6亿元,同比增长8%;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91.1亿元,增长9.7%。

从地域看,1-8月,5个县(市)区增速高于全市,分别是凌源市(21.1%)北票市(17.7%)、喀左县(14.9%)建平县(13.4%)双塔区10.8%);朝阳县(7.1%)龙城区(1.8%)增速低于全市。

从行业看,1-8月,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23.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7.1亿元,增长9.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亿元,增长8.8%,三个行业的增速均比1-7月有所回落,分别回落1.7、1.1和2.9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3亿元,下降2%,比1-7月收窄10.2个百分点

二、主要

石油制品类汽车类拉动力依然强劲1-8月,石油制品类同比增长14%,拉动限上零售额3.4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长15%,拉动限上零售额3.1个百分点石油制品汽车类自今年3月份以来始终保持3个百分点以上的拉动力。(见表)

1-8月限上商品零售类值情况表

 

指标名称总量(万元)增速(%)占限上比重%拉动率%
粮油、食品类107299.010.411.01.2
饮料类14000.111.81.50.2 
烟酒类19076.15.12.00.1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34238.910.53.60.4 
化妆品类3806.2-2.70.40.0 
金银珠宝类14050.6-17.51.5-0.3 
日用品类12538.8-4.71.3-0.1
体育、娱乐用品类336.7-36.70.00.0
书报杂志类1022.3-5.20.10.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1002.820.43.30.6 
中西药品类175350.6-4.118.5-0.9 
文化办公用品类7043.49.00.70.1 
家具类3419.02.90.40.0
通讯器材类30921.567.63.31.4 
石油及制品类236103.614.024.93.4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3283.0-12.20.3-0.1 
汽车类204856.515.021.63.1 
其他未列明商品类10916.522.11.20.2 

)部分重点企业实现较快增长1-8月,在零售额超亿元零售企业中,川达汽车服务同比增长160.4%,川达丰田增长45.4%,鑫骏旗增长28.6%,车世界增长17.5%永兴堂大药房增长15.8%,佳惠超市增长12.4%,仁爱药房增长9.7%。

)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类消费势头迅猛1-8月,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4.6亿元,同比增长59.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3.1亿元,增长67.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商品品类销售持续下滑受房地产不景气影响,部分和房地产行业关联的商品销售今年以来一直呈负增长态势。1-8月份,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12.2%,五金、电料类下降29.3%

(二)部分重点零售业企业依然下降。1-8月,全市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9.3%,比上半年回落2个百分点。全市零售额超5000万元的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共33户,其中人民康泰、兴隆大家庭、四隆之星等8户企业零售额下降,合计下拉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速2.3个百分点。

(三)中西药品类负向拉动力加大。1-8全市限上中西医药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1%,比1-7月、上半年分别回落2.7和5.4个百分点,对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速的影响由上半年的上拉0.3个百分点转为下拉0.9个点。主要是由于人民康泰法产剥离,零售额下降7%,下拉中西医药类零售额5.8个百分点,下拉限上零售业零售额1.3个百分点。

四、统计建议

(一)持续推进促消费政策。各县(市)区及商务部门细化补贴档位,兼顾城乡居民差异化需求,让政策惠及更广泛消费群体。关注不同收入层级群体,通过梯度补贴、定向券等形式降低消费门槛,激活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潜力

(二)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各县(市)区及商务、文旅等相关部门要融合新消费业态,推进零售、住宿与餐饮行业与文旅、会展、研学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消费产品及服务的差异化、特色化,促进绿色消费、银发经济等消费新增长点形成,结合中秋、国庆等消费节点,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

)激发文旅产业新动能。各县(市)区及商务、文旅等有关部门要深入挖掘朝阳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旅游品牌,推动各项体育赛事、娱乐活动与住宿餐饮业融合,将品牌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