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平县紧抓杂粮、马铃薯、畜产品、沙棘等特色产业“牛鼻子”,拿出真金白银强扶持,用实打实的政策做引导,全力孵化壮大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农事企业。龙头企业带头跑,产业链条节节延伸,产业集群不断“长个儿”,越来越多农户跟着干、一起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幅产业兴旺、乡亲致富的现代农业新画卷,正在建平大地火热铺展。
十月的建平,大地铺金,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这里,每一粒杂粮都吸饱了北纬42度的灿烂阳光,每颗野果都饱含山野的深情馈赠。
五千年红山文化孕育出这片杂粮沃土,从远古走来的小小谷物,如今成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更是游子舌尖上割舍不下的乡愁印记。
那一簇簇橙红的沙棘果,可是建平人的“宝藏野果”。酿成饮料,酸甜爽口。做成零食,随身携带,一口下去,满满都是“维生素记忆”。
在朱碌科镇怀志杂粮有限公司深加工车间内,工人们穿梭在生产线旁,熟练地将封装完好的杂粮产品整齐码放、装车,一件件贴着“建平特色”标签的产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在北大荒薯业集团全粉(建平)有限公司项目生产车间,设备高速运转,各道工序有序衔接,员工们正忙生产、保进度、确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目标。
走进永乐食品厂,机器欢快运转,黄灿灿的粘豆包甜香扑鼻,一袋袋芝麻软糖在流水线上整装待发,打包、封口、传送、装箱,奔向天南地北的商超。
在建平县,农业正焕发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这里的一粒小米、一颗沙棘果、一块马铃薯,都不再是简单的土特产,而是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引擎,建平县正踩下高质量发展的“油门”,跑出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度。
源丰杂粮、怀志米业等一批“农字号”企业正干得热火朝天。他们从田间到车间,从标准到品牌,构建起杂粮全产业链,“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建平荞麦”纷纷戴上国家地理标志的“金字招牌”,让咱老百姓的饭碗装上了“硬通货”。
畜牧业也不甘落后,温氏、牧原等行业龙头强势入驻,绿色养殖风生水起。经济开发区B区里,屠宰、加工、冷链、饲料环环相扣,一个现代化畜产品产业集群拔地而起。
那些藏在山沟沟里的“宝贝”也被唤醒了,盛世天源、传奇之果盯准沙棘,榨出“维C黄金”。北大荒薯业让“土疙瘩”变身“金疙瘩”,身价翻番。“建平苦参”一举拿下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深山药材走上致富大道。
产业升级,科技当先。泽晟源农业、永乐食品靠技术创新“点石成金”,普通农产品摇身变成高附加值精品。王老汉米业等10多家企业牵手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联姻”结出累累硕果。设备更新了,技术升级了,品质提上去了,“红山绿珠”“朱碌科”等省级名牌越叫越响,市场“朋友圈”越扩越大。
销路更是不愁,朱碌科杂粮市场作为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建平味道香飘万家。电子商务产业园里,“互联网+”火力全开,直播间里吆喝声不断,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建平农产品坐着网线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这就是今天的建平,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一条以精深加工为核心、链条完整、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之路正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激情铺展!